♥[桃園新芽課輔]惜食啟航 天然最健康
惜食啟航 天然最健康
< 前一個 | 下一個 > |
---|
慈青黃佳敏(右一)絮評(左一)與新芽學員分享從找地到種植到採收的種種心得。[攝影者:鄭信義]
第一堂英文課,第二節是課輔,第三節是團康,看似例行沒有特別的課程,一旁的慈青們卻進進出出廚房,忙起香積。原來今天桃園地區的慈青,特別帶來親手栽種的青菜,要與新芽 課輔學員一起分享。
桃園地區慈青,今年七月回花蓮參與幹部訓練,接受主題「優良惜食」的薰陶後,開南大學慈青張絮評便開始發起,與召集黃佳敏、游佳蓉、沈裕玲、邱羽薇等人進行企劃,準備將泥 土中的「新芽」,在菜圃中培育養成,再啟動愛的循環,送到桃園靜思堂的「新芽」口中。
這樣的發想,獲得廣大的回應,眾人開始積極尋找耕地,起初在八德找到一塊地,場勘後發現,紅火蟻太多了,只好放棄,幾經輾轉,在萬德勝師伯的協助下,九月選定慈濟中壢園區 落腳;絮評將菜園規劃成一畝一畝的耕種區,按區塊劃分學校的責任區域,由各校排班澆水照顧,落實耕福田、種福田的願景。周末,各校輪流照顧,定班表,作蔬菜生長紀錄及耕耘 心得,這個活動除了要有收成,還要耕心田、重新認識食物,體會盤中飱、粒粒皆辛苦。
萬師伯見大夥兒除了滿腔的熱情,一點農作的概念都沒有,於是,從播種、施肥、除蟲、採收等程序一一為大家做指導,建議慈青,香菜味道重,蟲害較少,較有好收成。其他的菜要 舖蓋塑膠網防蟲及防鳥,鋤草要連根拔起,不能留根在土中等等。慈青們腳踩泥土,挽起衣袖,實際動手做後,對於盤中飱,更加珍惜。
「種菜原來不簡單」絮評有感而發。但是看著滿滿的菜園中,白蘿蔔、白菜、紅蘿蔔、人蔘菜、A菜、菜心等等,心中的歡喜實實在在地,確實是難以形容的腳踏實地。
收成時見菜葉有洞洞,萬師伯乘機會告訴大家,若是菜葉很漂亮,完全沒有洞洞,很可能就是農藥灑太多。這話絮評聽進去了,回到家,檢視媽媽從市場買回來的菜,一把比一把漂 亮,完全找不到蟲蟲咬過的痕跡,食安的擔憂就此萌芽。
而園區種出來的菜,雖有蟲蟲足跡,但鮮嫩可口的模樣,及收成的滿滿成就感,更加堅定大家每月排班照顧的意念,曬太陽、踩土地,成為桃園地區慈青們,週末最愛也最心甘情願的 活動。
透過勞動,慈青們連帶飲食習慣也改變了,挑食「拜拜」,珍惜盤中飱儼然成為習慣。
中午用餐時,慈青們向新芽課輔學員分享,今日盤中香菜的來源,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。慈青們的用心形成一個善的循環,期許惜福惜食的概念帶動新芽學員們,且傳承下去。
圖左 : 學員專注上英語課。[攝影者:鄭信義]
圖右 : 慈青忙進忙出,在廚房幫忙料理從菜園採回來的菜。[攝影者:鄭信義]
圖左 : 慈青們辛勤耕耘的成果──滿桌秀色可餐的佳餚。[攝影者:鄭信義]
圖右 : 新芽學員於慈青的種菜經驗分享後,迫不及待想要嘗鮮。[攝影者:鄭信義]
帶孩子一起種菜,並且吃自己種的菜,感覺好好玩唷!看有沒機會帶給新芽孩子這些課程。(婷仔)
留言
張貼留言